针对部分对小微企业放贷积极的金融机构实施更加优惠的差别准备金制度,或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流动性支持;银保监会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逆周期支持力度。
(二)提高金融支持精准度
一方面金融机构可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运用,对小微企业经营各环节的薄弱点进行精准供血,从而保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底气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适当放宽融资条件,加快研究出台小微企业疫情期间融资服务暂时性规定,如采用定向低息融资政策,为因疫情影响而导致销售额比例下降的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在政策执行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大宣传力度。因为很多企业不清楚当下已经执行的政策,这将不利于政策落地效度。究其原因,在不同部门制定不同支持政策时,各部门本身的宣传能力是不同的,应该由各地最有宣传力度媒体统一收集政策定期高频发布。
(四)关注金融机构风险
金融机构既要进一步细化对小微企业的帮扶措施,又要防止因疫情造成新的系统性风险。一是要对存量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进行摸排,建立风险甄别机制与风险处置化解方案,加强贷后管理;二是要持续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的融资担保机构拓宽担保覆盖面;三是要优化内部考核机制,消除金融从业人员因担心考核及追责而产生的不敢贷、不愿贷现象,避免伤及其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